大學讀了五年,已經數不清這是第幾次在女宿搬進又搬出,不過卻是第一次清楚感覺到有那麼一點點孤獨想家。明明就只是台北和嘉義的距離,這麼短,最快的高鐵不到一個半小時就能抵達,想念家人和家鄉的心情卻比去年夏天飛往八千公里外的挪威時還滿溢、還鮮明。
想了想,可能是因為這個暑假,是我第一次在家度過最完整的暑假。沒有宿營要辦、沒有山服要帶、沒有圖書館實習要冗、更沒有台北的宿舍讓我暑住耍廢。就只是老實地在嘉義家中,單純且悠哉地度過兩個半月的時光。
考了一些駕照、寫了一些文章,每天睡到自然醒再開始面對人生就好。傍晚,幫老媽備料晚餐、洗米煮飯,飯後洗個碗然後全家一起到國小操場散步,回家再喝一杯冰涼的豆漿。
鄉下的簡單生活就像一座靜謐的湖泊,沒有太大的高潮迭起,卻劃出了一圈圈輕淺的漣漪。它們穩定又柔和地向外擴散,一波一波,直至碰上那名為家的岸。在歐洲走踏了近一年,不敢說經歷過什麼大風大浪,但我深刻了解到,無盡海洋捎來的不只是未知感和冒險的欲望,它同時也會讓人思鄉。所以這個夏天回家充電後,我才格外捨不得再離開吧。
另一方面,這也是我大學生涯的最後一年。開學之於延畢老妹的意義,已經不再是什麼哇要住進大一女好興奮,或是天啊今年要當宿營總召好緊張;而僅僅是一個認命把畢業學分修滿的制式過程罷了。而且我最愛的三個室友也畢業了兩個,宿舍之於我便從此失去家的歸屬感。
更讓我有所感觸的是,許多同齡朋友都在求職甚至就業了,於是儘管我人還在校園中,卻已經感受到社會現實的壓力襲來,隨時都有半個人即將踏入職場的認知。有這半年至一年的緩衝轉換期是好的,卻又會讓我有種處於校園與職場交界的微妙尷尬感——沒辦法像青春學生那樣任性放鬆玩,卻又不必像在職人士那樣厭世又賣力地求生存。現在唯一會提醒我自己還擁有學生身份的時刻,大概就是出捷運站逼卡看到折扣價格的那瞬間了。正是因為如此,開學了才更覺得無論往何處走去都徬徨,所以只想回家。
不過還是想早點畢業、早點找到工作,讓自己成為經濟獨立的人類。因為才一年不見,我就覺得爸媽老了好多噢。
孩子的成長顯而易見,雙親的年邁卻難以察覺,會發現到這點的話,往往都是在某個細微的瞬間。想多花時間陪老爸老媽,想在他們變成老扣扣之前,賺點錢存點錢,帶他們去旅行。然後,在抵達天涯海角之後,又會再一次發現家的美好。
(最好是去冰島)
(唉存不到那個錢吧)

哈囉!學姊你好:
我是今年要申請交換的台大學妹,我的目標也是到挪威去交換,想問一下當初在許寫讀書計畫都是如何準備的呢?除了從分析奧斯陸大學跟自己的相關背景以外,學姊有另外再看哪些資訊或網站嗎?能不能推薦給我呢?因為我現在在寫讀書計畫寫得有點頭疼XDD
謝謝你耐心看完我的問題,祝學姊這學棋一切順利囉!
我當初讀書計畫和自傳都不是以UiO為目標喔XD
其實啊,讀書計畫不是非得寫你的目標校系不可。秘訣是找一所學校與其科系,讓你能在讀書計畫中有所發揮,把該系課程與你在NTU所學的結合,說服評審送你出去交流是值得的、讓他們相信你有做功課。這才是重點!
我當時大概花兩天準備完備審吧,就是截止日前兩天哈哈。沒有參考什麼網站,只是稍微看了一下以前學長姊的template,埋頭苦寫。不要學我這麼廢啊XDD
覺得你可以問問身邊願意提供備審資料給你參考的學長姐,這比較有實際用途喔。
我的小小建議是,排版要整齊清楚,讀書計畫的學分規劃、課內外活動分配可以用表格呈現,一目瞭然。
最後,其實出去交換的志願序,主要還是以成績定生死啦XDD(很殘酷)
所以如果你成績足夠,備審不要太離譜,有展現出誠意,基本上都沒問題的。
即使真的落入第二階段重選志願,也不要氣餒,我大部分朋友都在二選時撈到超夢幻的好學校XD
加油加油,祝你順利!:) 樂魚 於 2017/09/26 18:25 回覆